【政府報告 摘要】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推動誠信體系建設,以政務誠信帶動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解讀】
從國家的層面,首次提出以政務誠信“帶動”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的提法。政府部門按照“打鐵還須自身硬”的要求,率先垂范,致力于政務誠信的建設,很及時也很應該。
要推進政務誠信,首先官員和政府機構的政務行為必須公開透明,具備誠信;其次要接受公眾和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只有這樣,政務誠信建設才會落到實處。
【綜合分析】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普世價值觀。誠,是指誠實誠懇;“信”即信用信任。所謂“內誠于心”,“外信于人”,作為政府亦然。政務之誠,意味著與社會和公民坦誠相見,公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政務之信,意味著政府言必信,行必果。政務誠信既是“執(zhí)政為民”的要求,也是政府公信力形成的基石。
以往在面對社會和商業(yè)領域所出現的失信之風時,政府常常作為懲戒者的角色存在著。而政府工作報告卻恰恰提醒政府部門首先捫心自問--作為民眾賦予權力的公權機構,首先就要誠信待民,取信于民。
當前,我國政府的誠信狀況從總體上說是好的,但政府誠信缺失的現象的確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這讓人們常常覺得政府語言體系所形容的世界與真實世界存在“隔閡”。
由于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影響,商務活動和一般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習慣于“以吏為師”。當今的經濟社會,亦由于是從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中走過來的,經濟活動與政務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政府的誠信缺失,必然傳遞到商業(yè)中的爾虞我詐,必然傳遞到社會中的信任喪失。于是我們把無公害的圖標當作包裝圖畫,在無可奈何中變得老到油滑,提醒所有人“不要太天真”。
發(fā)達的市場經濟必然是信用經濟,真正的和諧社會一定是誠信社會,這也就要求政府必須是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政務誠信“純度”應該是最高的,政務誠信的約束性應該是最強的,政務誠信的持續(xù)性是有保證的。當然,誠信政府的建設也需要公民的共同努力。來自于公民的積極監(jiān)督、參政建言也是政務誠信的必要之基。
查實情、講真話、辦實事、踐承諾。百姓對政府的信任之城,一定能夠由一點一滴的真誠所構筑。我們期待,我們相信并不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