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縣初三女生小何騎電動車上學,見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攙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復勘查,終還小何清白。4月21日,老人傷愈出院時,善良的小何不計前嫌,帶著家人向這位經(jīng)濟困難的老人捐款千元,此舉在當?shù)貍鳛榧言挕?4月23日《安徽商報》)
扶人被訛,不僅不計前嫌,反而捐助千元,小姑娘及其家人的大度和仁慈令我們所有人欽佩、感動。但不得不說,小姑娘的義舉善舉令人稱贊,但這種以德報怨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我們不遺余力提倡道德、贊美善行,但不宜宣揚道德極端主義和完美主義,否則有可能走向道德反面。換言之,以德報怨誠可貴,以直報怨價更高。
先問問孔圣人吧?!墩撜Z·憲問》是這樣說的,“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贝笠馐牵腥苏f:“用恩德來回報仇怨,怎么樣?”孔子說:“那用什么來回報恩德呢?應該用公正來回報仇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p>
有學者認為,孔子這個反問蘊含著深刻的倫理內(nèi)涵:如果以德報怨,反過來又以德報德,也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好事還是做壞事,得到的報答同樣都是“德”,這實際上是打擊好人,慫恿壞人??鬃犹岢耙灾眻笤埂钡挠^點,即用公正來對待仇怨,不特別寬恕,更不刻意報復。
從現(xiàn)實看,以公正、直率、坦誠的態(tài)度面對“壞人壞事”,而不是毫無原則地寬恕,才是值得弘揚的價值觀。長期以來,我們誤讀了以德報怨,推崇的是一種極端的、完美的道德觀。事實證明,推崇以德報怨不僅無法阻擋道德下滑,甚至有走向“以怨報怨”的道德泥潭的危險。一定程度上講,“不敢扶”、“扶不起”等道德亂象,正源于“以直報怨”在道德和法律等領域的缺位和失語。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人難扶”上,不是老人變壞了,也不是壞人變老了,而是老人變多了。而在老齡化社會加劇的時代,在保障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老人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會選擇轉(zhuǎn)嫁摔倒帶來的風險。這也提醒相關(guān)部門盡快健全制度,使老人即使摔倒也不必擔心治療費用問題,從而規(guī)避老人喪失羞恥之心的道德風險和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