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wǎng)站
網(wǎng)站地圖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主頁  >> 申論資料  >> 熱點時評   
熱點時評
每日時評:舌尖上的互動勝過嚼舌根的騷動
http://m.qlkzxdg.cn       2012-06-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體: 】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引起大家對“吃”的關注,美食紀錄片成為輿論熱點,雖顯傳奇卻不意外。民以食為天,與“吃”有關的話題總是引人關注,這不,陜西公安廳副廳長陳里通過實名認證的微博請農民工吃飯,江西一高校食堂掛牌“禁止民工在此用餐”,又引發(fā)熱議。


  在中國,沒有什么比吃更能表達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愛則有割股之心,恨則欲食其肉,友則歃血為盟。舌尖上的吃,是否蘊涵愛國主義情懷姑且不論,飽含濃烈的感情訴求應是無疑,“你吃了沒有”成為千百年的問候語即是明證。


  副廳長請農民工吃飯,有人說是作秀。被質疑也正常,這年頭,但凡有點親民的舉動都會被認為是別有用心,只因一些官員高高在上、脫離群眾,造成官員親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稀缺現(xiàn)象,在不親民是常態(tài)親民成少有的語境中,親民不討好自是情理之中。


  副廳長請農民工吃飯,這種舌尖上的互動值得一百個肯定。副廳長和8名農民工一起吃羊肉泡饃,享受西安特色美食,貼切又自然。這飯沒白吃,“他們都是本分人,善良,通情達理,雖然生活奔波,依然很陽光?!边@是農民工給副廳長的印象,的確,這就是底層樸實的勞動者,即便在一些官員眼中的“刁民”,其實并不刁,只是權益沒有得到滿足。正如央視這兩天播出的“走基層”中那位最后移民的丹江口庫區(qū)農婦,“國家政策咋不懂呢,政策都是好的”,她理解南水北調,也理解移民,但面對二十多次做工作就是不肯搬遷,還不是樹苗補償與她理解有誤差,利益訴求沒解決?


  相反,“禁止民工在此用餐”的學生食堂,不僅不近人情,主觀上亦存在先入為主的歧視,認為農民工不講衛(wèi)生。他們哪知道,衣帽隨意亂擱,恰是勞動者豪爽直快的習慣,并沒有任何的不文明動因,也于人無損。如果食堂的管理者能夠與副廳長陳里一樣,坐下來與農民工好好吃頓飯,帶著真誠的心交流,也會發(fā)現(xiàn)農民工可親可敬的一面,就如那些身為大學生的農民工子女一樣,心疼都來不及,哪會有這些隔膜呢。


  舌尖上的互動勝過嚼舌根的騷動,網(wǎng)絡上的各種偏激意見與罵戰(zhàn),當今社會上的一些紛擾,不能不說與利益攸關方缺乏坦誠交流有關,各自站在固有的立場上堅持己見,不愿去了解對方不去修正自身的認識誤區(qū),互信因此缺乏,問題得不到解決,矛盾逐漸激化。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個人以為,熱愛《舌尖上的中國》更要讀懂舌尖上的相互尊重,“朋友來了有好酒”,吃是最親近的一種社交方式,多些吃飯般的平等交流,就會少些嚼舌根式的非議與不理解,少些嚼舌根式的對抗。


  我們也常見到,逢年過節(jié),各級領導與群眾一起吃飯、包餃子的新聞就會增多,只是這還不夠,如今干部與群眾紅米飯南瓜湯、坐炕頭話家常的魚水情還有欠缺,其實,如果將公務員之間上下級之間拉關系套近乎的公款吃喝,用于與群眾博感情,多些舌尖上的互動,許多矛盾自會找到辦法化解,社會一定和諧得多。



?
互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