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河北公務員考試網(m.qlkzxdg.cn)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教育管理要用對人工智能”。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背景】
近日,澎湃新聞獲悉,江蘇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在部分試點教室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用于日??记诤驼n堂紀律管理。學生進教室后自動識別個人信息,系統自動簽到簽退,全程監(jiān)控學生上課聽講情況,就連你發(fā)呆、抬頭低頭、打瞌睡和玩手機等動作行為都能被識別出來。
目前,學校僅在兩間教室試點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后期,學校將根據教務部門反饋意見,視情況而定是否在所有教室都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此事連日引發(fā)關注與熱議。
國內已有學校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如蘇州中學園校區(qū)、深圳市福田區(qū)香竹中學,及東莞理工學院等,但大多用于門禁刷卡、食堂支付等場景,監(jiān)控學習狀態(tài)的功能并未普遍應用。上個月,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閔行薔薇小學將人臉識別帶入校園,通過智能課堂評價系統、智能環(huán)境分析與控制系統和智能教師培訓系統這三套“AI+學?!毕到y,對學生和教師進行監(jiān)控。此舉同樣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
人臉識別走入教室并非中國獨有,近日,瑞典一所高中用人臉識別監(jiān)測學生出勤,被罰款20萬瑞典克朗。此案引發(fā)了關于在教育機構中進一步應用AI技術問題的討論。
【各方觀點】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的提高,都以學生人格尊嚴得到充分尊重為前提,在相對開放活躍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這才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新京報
在簡單粗暴的技術思維背后,可能是對大學教育的錯誤理解。這種技術監(jiān)控手段,和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理念背道而馳,其關注重點是學生有沒有“聽話”、有沒有按照老師的指令行事。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不是課堂表現好、善于速記的人,而應該是有獨立思考和見解的人。
——敬一山(央視網評微信公號)
對于大學管理者而言,或許還是應該尊重學生們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節(jié)奏的權利,對其自覺自律的意識和能力保持起碼的信任。教室內過于“發(fā)達”的人臉識別系統,從根本上破壞了大學的教學文化和人文傳統。
——光明網-時評
“管理思維”和“教育思維”缺一不可。既要善于向科技借力,提升管理的效率,讓學生對學習重視起來;同時也不能過度依賴管理,要著力于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就這點而言,課堂人臉識別可以采用,但應該注意使用的分寸,能滿足基本管理目標、不傷害學生自尊為好。
——南方日報
【深度分析】
(一)人臉識別系統用于課堂管理的原因:
1.當前存在大學生自律不夠、學風不濃的問題。
2.人臉識別技術一定程度上可以高效率地進行考勤,還可以發(fā)現和捕捉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助于激勵和鞭策學生回歸自己的角色定位,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
3.高校從事學生管理的干部壓力大、任務重,他們多半已經形成“管理本位”思維,力求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約束,保證不出事、自己不擔責,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作強度的管理措施情有獨鐘。
4.大數據分析、“互聯網+教育”的大趨勢,AI技術的發(fā)展。
?。ǘ┤四樧R別系統用于課堂管理的危害:
1.管理系統的數據如果只用于教師和管理人員掌握學生動態(tài),或許并不侵犯隱私。但系統把學生一舉一動都紀錄在案,會無形中增加學生個人相關信息泄漏的風險。
2.教學管理濫用科技手段,缺乏人性化。
3.引發(fā)學生對課堂的反感,影響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損害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
?。ㄈ┤四樧R別系統用于課堂管理引發(fā)爭議,我們從中能得到的啟示:
1.校園管理應堅持審慎謙抑的規(guī)則底線。教育管理是有邊界的,不能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為所欲為。
2.教育管理者們要改革理念、與時俱進、加強學習,集思廣益,檢討和反思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缺位,不斷提高法規(guī)意識與科學管理的水平,扭轉學風。
3.教授教師們調整教育方法,提高課程質量與管理水平,提高講臺上的魅力。
4.科技企業(yè)堅持正當性、數據隱私保護等核心原則,接受社會的廣泛建議和監(jiān)督。
5.完善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厘清隱私和效率的權衡、學生隱私保護的邊界。
【參考文章】
全程監(jiān)控學生上課?別把人工智能用錯地方
繼上海一小學計劃啟用人工智能系統,對學生打哈欠等進行監(jiān)控后,澎湃新聞又報道,位于江蘇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正在部分教室“試水”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學生進教室后自動識別個人信息,系統自動簽到簽退,全程監(jiān)控學生上課聽講情況,就連你發(fā)呆、打瞌睡和玩手機等動作行為都能被識別出來。
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嚴抓教學紀律,的確是高校的責任。必須明確,大學生逃課、“替同學答到”等現象在各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是不可否認的現實。放任學生不來上課,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也是學校管理者的失職。在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背景下,改變“快樂的大學”,當然就必須嚴格教學管理。因此,包括家長在內的公眾都對學校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持支持態(tài)度。
但關鍵在于,學校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加強管理。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全程監(jiān)控學生上課聽講情況,“學生是否認真聽講,課堂上是否抬頭低頭,抬頭低頭了幾次,抬頭低頭了多長時間,低頭是否在玩手機,是否閉眼打瞌睡,都逃不過人臉識別系統的‘法眼’?!边@恐怕不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正確姿勢,而是讓教室變成令人窒息的監(jiān)獄。全程監(jiān)控學生的上課情況,恐怕只會讓整個教學活動變?yōu)楸硌荨9芾碚呋蛟S能得到理想的教學數據,卻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如果過度依賴監(jiān)控數據來評判課堂效果,也可能沉浸在虛假的數據中,而忽視了學生的真實課堂體驗。
教育是非常專業(yè)的事,利用新的技術手段進行一些教育試驗不是不可以,至少要經過必要的論證程序。就這個人臉識別系統而言,這是哪個部門、什么人決定引進的,花了多少錢,經過了怎樣的論證程序,都有必要交代清楚。隨著我們國家教育投入增加,現在很多高校的經費相對比較富裕,但是怎么花好這些錢,卻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高?!叭苯涃M公開這些年有所推動,但整體還是比較粗糙,不利于師生和公眾監(jiān)督。就人臉識別對教育的利弊,如果能更充分地征詢師生代表的意見、進行公開的論證,也許就可以避免這種先試水再說的現象。所以,人臉識別系統引進課堂的爭議也再次提醒,大學的很多決策應該有更透明、更專業(yè)的決策程序。
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互聯網+教育”也是教育發(fā)展的大趨勢,但是切莫讓校園信息化、智能化,變成了校園監(jiān)獄化。教育需要靈魂和情感,教育技術手段的創(chuàng)新必須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基本的教學規(guī)律,而最基本的一條便應該是把學生當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自主性,而不是總想著用監(jiān)控的方式把學生拴在課堂,讓學生目不轉睛盯著教師。否則,“互聯網+教育”就可能走向歧路。
資料來源:光明網、央視網評,有整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