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投身于為人民服務事業(yè)的年輕人現在多已在緊張的河北公務員考試備考中了,備考中最猶豫的莫過于言語理解。河北公務員考試網(m.qlkzxdg.cn)認為考生們首先必須先了解言語考查與日常言語的區(qū)別,理解言語客觀化就是重中之重。
一、言語客觀化的背景
言語本身具有強烈的主觀性,描述主義甚至認為語言的使用應該僅考慮是否能夠表達明確的內涵和意圖,這和生活中的言語較為類似——以溝通為目的。但作為公務員考試行測考查的一個部分,其本身的存在是一個單項選擇題,也即是客觀題,自然具有了可客觀化的屬性。
二、言語客觀化的內涵
言語客觀化實際是指在言語考查過程中所定義的一套標準化評價機制,能夠在語句確定的情況下判斷最優(yōu)選項應滿足的條件。所謂的客觀化就是指選擇的標準,這一標準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材料理解、選項適用和優(yōu)先級考慮。
(一) 材料理解
對題目所給材料的理解決定了判斷依據,文字是客觀的,表達是主觀的,理解自然也會因人而異。但作為單項選擇題,言語在選擇上是客觀的,所以在理解上就只能趨向于客觀,而所有的言語理解題在理解過程中的客觀就體現為一點:忠于原文。只有忠于原文,才能找到最能表達作者意圖的選項,才能真正滿足問法的要求。
(二) 選項適用
在正確理解材料的前提下,選擇選項成為主要工作,正確的選項必然是適用的選項,而適用的標準則決定了選擇時考慮的角度,而這一點需要考慮命題人的設置角度,這就是學習的目的。比如邏輯填空在詞語意思和用法上的考慮,而片段閱讀則要考慮主題和表述上的細微區(qū)別。
(三) 優(yōu)先級考慮
雖然選項適用的規(guī)則能夠給予考生在選擇上一些幫助,但總有一些題目在設計上存在缺陷或是考生在積累上的不足,在選擇上會存在模棱兩可的情況,只有參考優(yōu)先級考慮,才能避免在選擇上過多的浪費時間,保證時間不會無謂的被浪費。
【例題】空氣、水、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條件。然而相對于大氣污染和水環(huán)境污染,公眾對土壤污染并不夠重視,防治意識要弱很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霧霾來了我們能看到,河水變臭我們能聞到,可我們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什么樣的土里種出來的,含有什么不該有的元素。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一旦發(fā)生便很難恢復,如果今年這片地里種出的莊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帶毒,若想恢復如初,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以及漫長時間。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土壤污染與其他生態(tài)污染有哪些不同
B.公眾應重視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識
C.土壤污染危害的發(fā)現為何具有滯后性
D.土壤污染治理應舍得投入時間和財力
【參考解析】答案B。文段開篇指出空氣、水、土地是人類生存三大必需條件,接著提出問題,即“公眾對土壤污染并不夠重視,防治意識要弱很多”,隨后分析原因。整個文段結構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危害”,B項“應重視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識”為針對文段問題提出的對策,當選。A項“土壤污染與其他生態(tài)污染有哪些不同”,并非文段重點,排除。C項,文段重點闡述的是公眾對土壤污染防治意識薄弱的原因,而非發(fā)現滯后的原因,排除。D項,文段意在強調即便“投入時間和財力”也很難恢復污染的土壤,強調防治才是重點,排除。
【客觀化體現】從忠于原文的角度考慮,全文其實并沒有體現出公眾的做法,僅僅只有問題及其危害分析,圍繞的對象是“土地污染”,在選項適用上,四個選項雖然都體現了文段主題,但從文段重點來說,A、C選項都沒有體現文段重點:危害分析。最后從最優(yōu)考慮,B、D選項雖然都是解決手段,但只有B選項是針對原因的解決措施,更優(yōu)先。